首頁 » 在情緒緊繃時,提醒自己「繼續愛他」—讀《陪一顆心長大》

在情緒緊繃時,提醒自己「繼續愛他」—讀《陪一顆心長大》

昨天在我相當疲憊時,孩子仍然央求我陪他一起玩,我心中好矛盾,我知道孩子在陪伴當中能夠感受到我對他的愛,但同時身體的力氣又不足以支撐我去做,在我本身狀態不穩的情況下,煩躁、無助感漸漸升起,我不曉得怎麼做才好。

這時,我腦海中突然出現一句話:「繼續愛他」,我開始看著孩子的眼睛,腦中不斷重複著這句話,繼續愛他,我發現我的心越來越柔軟,也長出了立起來幫助我面對眼前的狀況。

這句神奇的話語,出自於我最近看的一本書《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這本書的作者是哈克和黃錦敦,兩位都是諮商心理師,也是爸爸,書中提到很多他們的教養實例與理念,看著他們在育兒的過程中,也有崩潰的情緒,但他們從不放棄給愛。

以下節錄書中令我特別有感觸的片段,以及我的感想,相當推薦家長閱讀本書,或許它也能成為你再與孩子的應對中一項新的選擇:

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

人生智慧

我們無法為孩子解決每一個人生困境,但是當孩子的心被接納了,他就會較能安靜下來。

在這時候我們也可以分享我們的不完美狀態,讓孩子知道,即便人生有些困難解決不了,但也無法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人生中有兩種困難,第一種只要策略、能力到位了,自然能解開;第二種,則不是短期間能找到解答的,而我們需要教導孩子的就是如何經歷這種困難的內在心態,也就是人生智慧。

—黃錦敦 諮商心理師

如果呼喚有了一個名字

創造一個空白經驗的角色,因為沒有任何經驗也就沒有任何枷鎖,是自由的。

催眠式的暗示語詞

本書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哈克說明催眠式語法的架構,以及應用在生活中的實例。

隱隱的聲音

不要假裝任何一個部分的聲音不存在,尤其是孩子反對的聲音,被壓制後更可能放大,最後演變成全家抓狂。讓反對的聲音找到一個具體的身體落點,讓它被看見,但不代表就需要成全。有時候我們害怕聽見孩子的需求,因為我們怕他一說出來,就需要去成全他,其實不必的。我們可以聽見了、懂了,然後想想可以怎麼做。

催眠語詞架構

1.可達成

2.可測量

3.對自身有正向幫助

催眠暗示的核心四元素

1.簡短有力

2.精準同步與承接:先精準地同步孩子的想法,例如「好,我不會洗到你的嘴巴。」

3.瞬間轉換改觀:帶出新訊息,例如「但是啊~洗嘴巴啊,其實是很舒服的喔!」

4.充滿美好的暗示

「真的其實這樣的語詞是拿來說出一種本來沒有想像到的真實感受而不一樣,特別這樣的語詞的是可以拿來打開期待有了期待人就不容易卡住了。

為希望發生的是找到路徑或階梯

1.希望發生的事:一下子就睡著了

2.舗上的階梯:可以包含視覺、聽覺、觸覺的感官描述。

我並沒有要勉強孩子什麼,同時,我會用催眠暗示鼓勵他們嘗試點不一樣的,來打開多一點點的可能性。

—哈克

想為孩子建立新的習慣嗎?你可以試試隱喻故事

你可以創作一則小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可以用隱喻的方式讓帶入孩子的名字,而故事的架構則是同步著孩子的現況,讓孩子感受到被同理,最後再轉換為新習慣的情節。

哈克也提到,使用催眠語法和孩子溝通,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可以舒服地收下他想傳遞的訊息,另一方面則是藉由改變語言和思考方向,轉換自己的情緒。讓原本被情緒擄獲的自己,改為「來想辦法」的思考模式,情緒強度削弱了,也更能夠在那當下繼續給愛了。

為孩子撐起做自己的空間

看見孩子的獨特

孩子是從父母的回應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如果父母長期以冷漠、疏離對待孩子,孩子便容易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存在;不論父母對孩子說的是「你怎麼總是粗心大意?」或是「你真是貼心的孩子」,孩子都會照單全收,漸漸地在這些句子中自我認同。

是缺點還是優點?

然而,所有人格特質都是一體兩面的,被認為是「神經大條」的孩子,可能是因為他更偏好一次專注一件事;被定義為優點的特質,從另一面來解釋,也可能是缺點,例如一個謹慎的孩子,可能會是很小心翼翼,容易裹足不前的。

為什麼習慣負向定義孩子的行為?

「如果總是正向看待孩子的行為,會不會讓他不思長進?」這樣想法的背後,透露出家長的「焦慮」。這層焦慮起源於幾種因素:

1.父母的原生家庭經驗:父母小時候也是在擔憂、叨唸、批判的環境中長大,於是自然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模式。

2.父母的信念:認為孩子一旦有了不理想的行為,未來只會越演越烈,長成壞掉的大人。

3.父母的期待:父母希望孩子能照著自己心中的完美藍圖,長成無瑕的孩子,認為孩子不能有缺點。

4.父母有限的教養的方式:認為只有透過打罵的方式,小孩才能夠成長。

孩子是「發展」的,而不是被「被塑造的」。

 黃錦敦

父母的任務

我認為父母師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和孩子一起看見他的天賦能力是什麼,請時常提醒自己:「眼前的孩子,是怎樣的孩子?他的天賦美好在哪裡?」

 黃錦敦

照顧者在沒有覺察的狀況下,會拿對待大人標準,來要求三歲、六歲、十歲的孩子。如果加上沒有合適的教養概念,那麼就容易以批評指責的方式,希望孩子能從中記取教訓,而不是給出孩子能接收和成長的具體方法。

接觸孩子的真實情感

書中有一段描述,是黃錦敦的女兒小蔓,每天醒著都哭著說想念上班的媽媽,而錦敦就透過引導,讓孩子畫出想念的顏色、形狀,以及她對媽媽的愛。

:「真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可以一次次地帶著想念說再見。」很多孩子都是這麼勇敢的,很多被稱為「分離焦慮」的孩子,都是有很多勇敢的。

黃錦敦

有情感,自然表達,就是做自己。沒有責備自己的眼淚,而是以「流眼淚,我是在做自己」。真實接觸自己的情感,就是在做自己。

:孩子若要長成自己的樣子,就要學習一次次真實地與自己接觸、聽見自己的聲音,才能當自己人生裡最好的「伴」。

黃錦敦

讓孩子自己發聲與決定

父母的焦慮:「都讓孩子選,那他如果選了我認為不好的選項怎麼辦?」

有兩種具體的作法可以
1. 先分析,讓孩子知道所有選項的利弊,再請孩子決定。

2. 針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提出有限的選項,再請孩子選擇。例如:你想再玩三分鐘還是五分鐘?

沒有一個選項是完美的,即便是,分析選項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學會思考邏輯。

記住,這邊指的讓孩子自主,是陪伴孩子體驗整個過程:

遇到事件→思考→列出所有選項→決定→承擔後果→吸取經驗,成為下次思考和決定的參考值。

給孩子一個個五十五分鐘

我們期待孩子能自己學會處理一些事情,但我們願不願給孩子一個個五十五分鐘?

學習怎麼可以沒有「嘗試錯誤」的歷程?             

長成自己是父母無法代勞的事情,這件事需要孩子自己努力,父母能做得是陪伴孩子討論、思考。

:「有沒有給孩子思考和決定的空間?有沒有給孩子嘗試錯誤的空間?」

 黃錦敦

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友善待人

看見孩子的獨特、接觸孩子的真實情感、讓孩子為自己發聲並決定,都是引導孩子「做自己」中很重要的事。然而能夠真正感到幸福的人生,是無法脫離人際關係的,於是如何在做自己的前提之下,教導孩子友善對人,成為願意為別人付出的人,如此才能在自我與人際中取得平衡。

助人不必委屈,有了委屈還想對別人好,就會演變成「討好」。

:「先好好照顧自己,同時在做得到的範圍裡,要友善待人。」

—黃錦敦

你也可以從這樣的概念,來思考親子關係,父母也必須先把自己照顧好,那麼我們的愛就會自然的溢出,這樣的愛才能源源不絕的滋養孩子。

烙下傷痕的管教 VS 連結愛的教養

當家長用的權威讓孩子服從,就是我們俗稱的管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帶的責任要求孩子展現正確的行為,但卻少了愛的連結。

在錦敦多年的輔導經驗中,他提到很多人的心理創傷都和原生家庭的管教經驗有關,管教不當可能造成長期心理傷害。

於是謹遵開始思考什麼樣的管教會造成傷害呢?如何管教才是真正有教育意涵的呢?

管教之所以造成傷害,一是父母用了強烈的方式,希望孩子快速改善而讓愛失去了連結;二是因為管教傷了孩子的自主性,擁有自己的行動與思考自主權是心理健康很重要的指標。然而管教的過程中的權威,讓孩子縮小了「自我」,因而不敢表達與信任自己。

明白了管教可能雙人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在管教的過程中能夠連結愛,並讓孩子保有自主空間,成為有教育意義的「教養」。

父母可以先用一句話,說出希望孩子遵循的明確步驟,接著表達你背後的愛,最後你也可以邀請孩子思考,如果他有更好的方式,他也能夠表達出來。讓孩子在管教的過程中,明白父母的愛也有了選擇的空間更接近親子合作的狀態。

讓孩子選擇並經驗後果,可能會面臨一個誤區,就是孩子最終選擇了自我懲罰,例如那我再也不做某件事了,而不是「學習管理自己」。提醒孩子,他依舊可以選擇快樂的事情,但是能在合理的限度下提醒自己。

在親子關係中,看見自己的陳年情緒

你有沒有曾經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尤其是面對情緒緊繃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句話或你做的某些行為讓你想起了你的父母呢?

如果你有意識到這樣的狀況,請先問自己:

當年被這樣對待的時候,你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那樣的行為對當時的你是有幫助的嗎?

你想要重複這樣子的模式,在你的孩子身上嗎?

會不會有其他模式,可能是你不熟悉的,但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呢?

:「哭哭沒關係,爸爸有陪你,難過沒關係,爸爸有陪你。」

—黃錦敦

愛是會傳遞的

在親子關係中大人床會以為是大人在付出愛滋養孩子,但其實即便是在小的孩子,他們也都有付出愛的行為與能力。

錦敦提到,有一次他在餐廳裡氣到一句話都不說時,他六歲的女兒小蔓,在過程當中不斷地表達她的愛,她倒了杯水給爸爸、幫爸爸開門,最後還寫了紙條問:爸爸,你能原諒我嗎?要面對父母緊繃的情緒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孩子內心強大的愛,給了她去承接別人的勇敢。

溫柔對待情緒,不會寵壞一個孩子,只有原則不清、對情緒冷漠,才會讓一個孩子越來越困難。

—黃錦敦


已發佈

分類:

,

作者:

標籤: